公告版位
https://www.facebook.com/bookmarks/pages

received_1403300453019854.jpeg   

       宛如學校教室課桌上放置著各種文具,不同的是,課桌與文具們會震動外,文具還會自行移動,並在白紙上留下痕跡,同時地板上還有著假髮們跑來跑去,兩位女性藝術家聯展,呈現的可能是對學院教育的反思。
    6月12日至6月22日,在「荒原藝術」展出《擺渡/擺盪》溫馨&林欣美聯展,其中溫馨於12日下午,於展場進行行為藝術<泅>,並邀請現場觀眾參與;展出的部分則是包含科技藝術、裝置與紀錄等形式。
  從形式上來看,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似乎無關,精彩的地方就在於,溫馨的行為藝術<泅>,是在透明頭盔中灌水,並喃喃自語,創作自述,這顯然不是指向現代主義式的人類處境,比較傾向年輕藝術家的處境,象徵身處透明的隔閡中,被灌注直到無法承受。
received_1403300456353187.jpeg
  從整個展來看,或許林欣美的作品是象徵藝術教育的表面,而溫馨則是指向學生個人的感受,那些無法預期的震動與痕跡,當然可以被解釋成教育的過程,也可以被視為是譏諷繪畫中的"自動性技法",不過對比到溫馨的<泅>所表達的溝通困境時,那些課桌的震動對機械們繪畫的影響,或許可以當作藝術家再現,學校體系對創作者的影響。
  對一般觀眾來說,創作是神祕的,藝術家是依靠天分的,然而在當代藝術脈絡裡,專業藝術教育,早就是個很難跨越的門檻,創作的神秘性可能是建立在科層化上,而在這次的展覽中,兩位藝術家各自運用不同的象徵,反映的可能是一般教育都有的情境,同時也可能反映出學院藝術教育下,年輕藝術家的困境。
相關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62935787187390/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開-當代2016選》1.jpg

    商業畫廊與前衛藝術常讓人有距離感,耿畫廊旗下的TKG+ 近來邀請「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展出,對畫廊來說也許是擴展可能性,而對觀眾來說,則是多了一個觀看當代藝術的管道,也是另一個認識「打開-當代」的機會。
    5月21日至7月3日,TKG+舉辦《打開-當代2016選》,邀請「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當前九位成員展出,特別的是,這是個沒有主題的展覽,甚至連 「打開-當代」這個團體也不是核心,而是回到每個藝術家自己的創作,這次以成員各自作品為主的展覽,更能讓觀眾直觀的理解「打開-當代」關心的面向。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為一個藝術家團體,2001年成立於板橋,多年來透過藝術家 工作室、讀書會、講堂、展覽策劃與座談會等運作方式,參與理解當代藝術相關的知識脈絡、藝術史、形式與機制等內容。 
《打開-當代2016選》2.jpg

    相對於近年來藝術領域流行的議題展,這次的展出以藝術家各自作品為主,現場看來並非彼此無關,很明顯的幾位藝術家都是以「文化物件」作為起點,相對於過 去傳統藝術中,再現出來的是"象徵",杜象的現成物挪用,打破了藝術中象徵的意義,而文化物件更進一步,當代藝術裡的物件有時是回應文化中既有的文本,現 成物成為語彙被藝術家使用,再現的是語境而非象徵,也因此,這些藝術家所引用的現成物不再是工業產品,甚至是過去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那些再現象徵的作品。
  例如許家維的<巴黎舊巷>,以"劇本"的方式,再現這個尋訪前輩藝術家所繪製、再現地點的過程,在這裡前輩畫家的作品只是文本之一,整個語境可能在於 多少年來藝術家對於巴黎的想像;同樣的,許家禎的作品<常鬱>來看,他以畫家常玉的作品為文本,邀請調香師調製出相對應的味道,這樣讓以不可見的、環繞式 的味道形式來詮釋文本,或許本身就是種隱喻。
圖片提供:TKG+ 官網:http://www.tinakenggallery.com/plus/index.php…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蚊香.jpg

    對觀眾而言,在美術館欣賞作品的美是基本概念,當有一檔展覽開始質疑"美錯了?"似乎讓人摸不著頭緒,略有概念的觀眾,也許可以理解-當代藝術以概念為主,美已經不是被關心的主題,莫非該展是想翻轉當代藝術的概念?找回「美」在美術館的地位?    6月4日至8月14日在國美館數位方舟展出《美錯了?》,這是國美館數位藝術策展案,徵件獲選展,由策展人劉星佑策劃,參展藝術家張乃仁協同策展,邀請十位年輕藝術家共同展出,展出作品包括機械、錄像、裝置與攝影等形式。   走入展場會發現,其實這並不是一個找回"美"在美術館地位的展覽,而是試圖透過科技媒體,再現日常生活的過程,去討論"美"是如何在美術館這些場域中,被辨識、被建構出來,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是個在討論"再現"的展覽。
 錯ㄅ.jpg

    相對於傳統的繪畫媒材,科技藝術所使用的媒材,反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當"美"不再只能用油畫布來呈現 的時候,這些我們熟悉的媒材,是否影響我們對"美"的認知呢?例如彭弈軒〈死亡之光〉將平凡無奇的捕蚊燈,聚積成為裝置作品,但當蚊子進入展場時,又會啟 動它本身的用途,以"數大便是美"的方式,將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凸顯。   張湛的<城市中美好的自然風景>等系列作品,取名相當諷刺且直接,都是以都市中變電箱上的風景畫為主題,透過"再現"變電箱上的風景等手段,將這些景 物移到美術館後,反而變成"藝術品",或是以動畫的方式,將這些粗製濫造的風景圖作為作品的背景,放入野生動物的圖像,種種以變電箱上風景為文本再現的手 段,可能更直接的回應展名《美錯了?》圖片提供:國美館 https://www.ntmofa.gov.tw/chinese/ShowInfomation1_1.aspx?SN=4810&n=10043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浮世繪1g.jpg

  說到浮世繪,大家可能就會想到那浪花朵朵的海浪,沒錯,那就是知名的葛飾北齋所創作的〈富嶽三十六景ー神奈川沖浪裏〉,浮世繪對台灣人來說,是相當熟悉的圖像,浮世繪的影響,其實也包括了十九世紀的印象派,如果不是透過有系統的觀賞,大概會感到陌生。
  國美館主辦的《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於6月4日至7月31日展出,由東京富士美術館策劃,提供百件館藏浮世繪精品來台展出,此次共展出65件「江戶浮世繪」,其中48件風景畫包含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中的17景及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驛站》中的31站,及歌川派的武士畫與歌川國芳獨樹一格的戲畫。
  本次展出作品的類別,幾乎可視為浮世繪的入門,包括以遊女和藝伎為主角發展出「美人畫」、描繪歌舞伎演員的「演員畫」這兩大人物畫作為主軸發展;策展單位的確用心,試圖藉由展覽介紹浮世繪的基本概念,現場也有展出相關影片、版畫製作過程與用具,而出乎意料的小尺幅,更顯出製作上的精細。

浮世繪2.jpg
  浮世繪作為江戶時代民間藝術的代表,本次展出的作品以後期為主,多是成熟時期的作品,光是從藝術角度就頗值得觀賞,如果再從文化歷史紀錄的角度,可以看到江戶時期的城市生活與文化背景,例如《富嶽三十六景》與《東海道五十三驛站》系列,就展現了當時旅遊的興盛,宛如觀光畫冊的功能。
  提到浮世繪對印象派的影響,最直接的可能是從梵谷對浮世繪的臨摹得到證明,但是另一方面,浮世繪也受到了歐洲的影響,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ー神奈川沖浪裏〉在當時的日本開創先例,使用來自歐洲的普魯士藍化學顏料,這種經由貿易來到日本的顏料,與日本傳統的植物性靛藍色交互使用,開創新的色彩風格,此外,在這次展出的許多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西方透視的影響。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60528_143632p1.jpg 

 或許有很多人不知道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就在台中,加上位於麥寮的六輕石化工業,中部地方的空氣品質其實是相當的糟糕,尤其去年中部地區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2.5達到紫爆級的危害標準,這些狀況引起許多人的關心與討論,藝術家則以創作的方式表達對環境的憂慮,同時也探討社會對此議題的討論方式,因此,當這類作品在台中的國美館展出時,獲得的關注相對令人有感。
  5月21日至8月14日,國立台灣美術館的時光天井展出2016數位藝術創作案獲選案件《林泰州x李孟哲:失序的序列PM2.5.7.12.19.31.50》,現場共有十個螢幕,畫面中顯現的是遭受污染的自然環境、化工廠的巨大煙囪、煙霧與死亡的生物等,影片內容以蒙太奇手法編輯剪接,非線性敘事的同時,畫面也重疊佛教與基督教等經典內文。
P_20160528_143617p2.jpg       

        對觀眾來說,或許這是個較難以閱讀與理解的作品,十個螢幕裡出現的影像似乎有些重複卻又難以掌握規則,不過對藝術家來說,這樣失去傳統敘事的剪接模式,正是試圖想表達當代社會對石化工業的態度,一方面彷彿是有秩序的高科技,但另一面卻又是引人爭論的汙染,在這些社會議題的爭論裡,藝術家並不見得比一般觀眾有更多的理解,只是,透過這樣的"失序"形式,再現的正是人們的感受。
  或許對藝術家來說,作品提供的並不是社會議題的答案,而是開啟我們對科技與污染的思考,當汙染是這樣失去秩序的圍繞著我們,當汙染是如此直觀的存在時,我們對科技的態度會不會宛如作品上出現的基督教與佛教的經典,「塵歸塵、土歸土」,以宗教信仰的方式相信,科技與環保各安其位?若果如此,科技對我們來說,其實跟宗教是差不多的。
https://www.ntmofa.gov.tw/chinese/ShowInfomation1_1.aspx…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素描排練》1.jpg

                     對社會大眾來說,"素描"的概念大多依然是用鉛筆或炭筆,寫實再現對象物為主,即便在美術系術科聯招的術科考試定義也是如此的現況下,社會大眾的概念依舊與百年前沒有什麼差異,關於素描的討論在現代美術中早已過時,許多藝術家也有著自己的"素描"練習方式,觀察這些創作前的預備動作,對於藝術家的創作生涯也是不可少的。

               5月14日至6月20日,由Z書房與107畫廊主辦的《素描排練》(Where to Where),邀請楊世芝、徐洵蔚、裘安•蒲梅爾、楊偉林、林冬吟、張光琪共六位藝術家展出,作品也分別在Z書房與107畫廊展出,作品形式包含繪畫與空間裝置等

《素描排練》3.jpg    

                                素描作為創作前的預備工作,包括了各種媒材的嘗試或是思考的具體呈現,從展場中楊世芝的繪畫來看,雖然有完整裱框,但是可以在筆墨與拼貼間看到對話面空間的思考,在這裡筆墨不只是某種文化情調,而是與拼貼互文形成繪畫空間的邏輯,藝術家在此的實驗,讓觀眾看到,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不是只靠熱情與靈光一閃,而是有其議題與脈絡的。

      這正是觀看藝術家素描有趣的地方,包括裝置藝術也是如此,藝術家也是需要藉由物質裝置的練習來思考, 裘安的作品多以手指為主題,後接枝狀物與不同的媒材,可能同時指涉陽具崇拜或是手腕的物化等,透過這些不同語彙的置換,在議題上看得出牛刀小試的輕盈,也是素描的一種可能性。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生運動-數位時代的科技反思》1.jpg   

    科技產品汰換速度越來越快,產生的高科技垃圾也越來越多,面對高科技與消費主義的結合,藝術家運用科技產品本身的特色創作,擺脫過去只將科技產品廢棄物視為一般廢棄物的作法,以科技廢棄物本身的特徵來凸顯議題。   3月19日至5月22日,國美館舉辦《再生運動-數位時代的科技反思》,由范馨予擔任策展人,邀請國內外十六組藝術家參與展出,展覽分為兩大主題,「回收與改造—循環能動的力量」與「混種與共生—跨域視野下的生態想像」   

    與本展同名的<再生運動>該作是以三百多個二手光碟機並置,以網路訊息控制吞吐動作,宛如動態雕塑獨立於空間中,展現吞吐美感,而利用光碟機吞吐的動作,回應觀眾放置光碟讀取資料的經驗,但是不可碰觸且沒有資訊來源的光碟機,最後只剩下藝術領域裡的被觀看的功能,回應的正是翻轉科技廢棄物的作用。

《再生運動-數位時代的科技反思》2.jpg  

    更進一步來看,由比利時SEAD(太空生態藝術與設計)團隊所發起的〈Biomodd[TAI8]〉集體在地創作計畫,串聯臺灣多個自造者社群,百餘人以三周創作期,在國美館利用廢材,製造出電腦與魚菜共生系統的生態循環裝置,裝置中的電腦遊戲因觀眾啟動機器運轉,製造出來的廢熱氣加速了周遭植物與水族生態的成長,而綠藻被用來冷卻硬體設備,以維持機器的穩定運作,主辦單位與藝術家能以工作坊模式進行,散布這些概念的作法是相當有企圖心。   

    <稀有陶器>是藝術家往源頭關注高科技產品生產所需的稀土開採問題,在開採造成的汙染處取得土壤,並製成與高科技產品同重的三個陶器,作品以紀錄片方式呈現,展現的是以藝術品的本質(原料)來連結議題,促使人關注生產與消費背後的環境議題。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日湯瑪森1.jpg   

    當代藝術中策展人是個很值得注意,但常被觀眾忽略的角色,或許是習慣將天才的光環放在藝術家身上,進而忽略除了單一作品外,以展覽為單位時,策展人試圖呈現的各種可能性,策展人簡子傑所策劃的《日日湯瑪森》正是一個無法忽略策展人的展覽。   

   4月23日至5月22日,双方藝廊展出「日日湯瑪森」(Everyday Thomassons)由策展人簡子傑策劃,集結八位優秀台灣當代藝術家,詹士泰、陳萬仁、賈茜茹、徐揚聰、廖昭豪、廖建忠、鈴木貴彥、吳思嶔,展出近卅件作品,包括攝影、現成物挪用與單頻錄像等多種媒材。   

   就主題來說就不是個一目了然的名詞,宛如音樂專輯製作人,被忽略的同時,整個展覽卻又在這個陌生的名詞下展開,「湯瑪森」一詞出自「路上觀察學」,源自美國大聯盟選手Gary Thomasson被高薪聘至日本後卻屢遭三振,職棒生涯就此結束。日本藝術家赤瀨川原平等人,將此界定為「湯瑪森」,意指在路上觀察到「城市建築留下來的各種無用之物」。日日湯瑪森2.jpg  

   策展人簡子傑認為,援用「湯瑪森」用以表達那些日常生活中經常被輕忽的感受,無論是物的功能性瓦解或人持續感受到的失能,這種種感覺也都是城市日常生活的慣常感覺,將「湯瑪森」加上「日日」,是想強調湯瑪森的主觀成分,因為我們正持續地失去什麼,而成為什麼。   

   從上述的角度來看,《日》展中許多作品呈現的不是指向轉變有用與否,而是討論作品轉變之間的可能性,例如廖昭豪的<紐澤西護欄>,藉由以紙漿代替水泥明確對比出護欄的無效,而廖建忠的<貨車箱DH-4827>則是讓人無法明確得知到底是現成物挪用還是藝術家複製出來的,對比出來的正是「湯瑪森」的可能性,這正是策展人試圖藉著不同脈絡的作品來討論的,而這樣整體性的閱讀展覽,可能也是當代觀眾的功課之一。   

展覽網頁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43551759096414/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假設2.jpg   

      對一般上班族來說,或許日常生活充滿重複,但對〝獨具隻眼〞的藝術家來說,原本就從日常中逃逸的創作生活,正是日常生活的對照,因此許多藝術家會開始關心〝日常生活〞這件對許多人來說是無趣的事情,也就不意外了。   
     而正是一般日常過於繁瑣與習慣,所以當藝術家以獨特的眼光觀看時很容易發現,所謂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充滿了許多假設前提,而這些假設前提其實是依靠信念與 習慣來進行,李傑與何采柔《日常假設》展,運用許多現成物挪用,以翻轉、誇張等手法,凸顯出這些日常生活的前提假設,帶領觀眾重新思考日常,讓藝術不再只 是提供生活的逃逸出口,而是用新眼光來看待。    
3月5日至5月15日,TKG+ Projects 舉辦《日常假設》,由許峰瑞擔任策展人,邀請何采柔與李傑展出,現場展出近廿件作品,包括李傑的複合媒材與錄像,何采柔的現成物挪用等,特別的是,在畫廊 外牆上,透過窗戶飄著的超長窗簾與一樓展示窗中旋轉著的高跟鞋都是作品。

日常假設1.jpg
  展場中李傑的作品展現了日常生活的時間切片,對應於複合媒材與文字,讓日常生活的細節被重複播放,殘酷的顯現日 常生活中失去前提假設下的陌生、甚至是詩意;而何采柔的現成物挪用,則全都是來自藝術家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例如:她自己的枕頭,在燈泡下展現凹痕,彷彿是 時光的重量顯現、從藝術家洗衣機清出來的棉屑,以羊毛氈的方式做成一件衣服,直接顯現日常的累積,而背後對物的〝用/無用〞的思考則留給觀眾。   
      長達八米的窗簾是何采柔的作品<漫TKG+>,從展場逃生窗延伸到大樓外牆,或許寓意著藝術家提供觀眾逃離展覽的逃生路線,也是藝術家逃離藝術回到地面的 可能,從這個角度看,<表格>共四十九個抽屜立於隔間牆邊,看來是牆卻在誇張的數量中失去了既有的功能,有趣的是鎖頭其實只有三種,大量生產讓鎖的保密功 能成為想像,而我們的日常生活正是靠這些想像的前提假設來維持運作。

http://www.tinakenggallery.com/plus/index.php?REQUEST_ID=bW9kPWV4#top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68681243151964/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校史館.jpg
       臺灣大學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由日治時期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以來迄今已屆八十年。2007年啟動的「臺大博物館群」(NTU Museums)是臺灣的唯一。

分散於校園各處的臺大博物館群成員館,除仍與原所屬系所學術教研活動緊密聯繫外,並形成與校園空間高度結合的博物館聚落。突破傳統博物館單一建築物展示空間限制,將藏品與系所教學、研究環境及校園歷史脈絡相連結,形成臺大博物館群所獨有之特色。

校史館擔負博物館群櫥窗的角色,除將古蹟改以時尚展示手法的常設展,形塑典雅麗緻的舊總圖,更不定期以當代藝術新視角再現個別博物館特色,並融入校園活動延燒話題。臺大不只杜鵑花美,更多寶藏等您發掘。資料來源: http://www.museums.ntu.edu.tw/about.jsp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