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https://www.facebook.com/bookmarks/pages

目前分類:法羅文創看展覽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8519567_1041704385961329_8842929356077860684_n.jpg

《阿凡達》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美國科幻史詩式電影。電影設定於西元2154年,當時人類正在南門二恆星系生態茂盛的潘朵拉衛星上開採珍稀礦產Unobtainium,蘊藏量最大的地方正是納美人(Na'vi)的家園。

《阿凡達》電影許多素材參考自科學研究,並運用電影科技將虛擬的想像世界變得美麗真實,不僅深深影響其後數位藝術創作,據此衍生的專書及演出也非常多。

「阿凡達:探索潘朵拉世界特展」,全球首站2016/12/7~2017/3/14在台北,重現潘朵拉星球上,各種令人目不轉睛的場景,包括哈里路亞山脈、靈魂之樹等,展覽也塑造等身大小的靈鳥、高冠厚甲馬、蟒狼等,以超過10項的多感官體驗的互動展覽,完整呈獻潘朵拉星球奇幻場景與生物。包羅萬象的內容相當富有教育意義,從植物學、生物學、生物發光性到文化多樣性與共生,每個展區都能學習到相關主題。在觀展過程中,民眾可親身感受潘朵拉星球的科學成就與奇幻之美
參考資料: http://www.ticket.com.tw/dm-8000002640.asp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安的海埔地ㄉ.jpg

  相較於引進國外成名藝術家的作品,國外年輕藝術家的來台展出是較為少見的,這些相對青澀的作品對我們台灣觀眾來說,應可作為一種觀察,在新自由主義經濟下的全球化環境中,年輕藝術家會遭遇與台灣年輕藝術家有何不同的處境,而他們又是如何在藝術裡面對的?

  11月26日至12月24日,替代空間"福利社"舉辦「不安的海埔地」-國際交流展,由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教授樁昇擔任策展人,從支援年輕藝術家的組織「Artothèque(藝術圖書館)」中選出,由畢業於京都造型藝術大學及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的藝術家所組成的聯展,共有八位藝術家參與展出,展出形式包括行為藝術、錄像、攝影與繪畫等。

  以海埔地比喻剛從學院畢業試圖進到職業藝術領域的年輕藝術家,策展人呈現的是受過專業訓練,但尚未被藝術領域中經濟力量感染的藝術家,所思考的面向,同時也預設了一種藝術未受市場干擾的本質,這種本質可能存在,也可能是種現代主義式的英雄想像,或許這些年輕日本藝術家的作品,恰可作為我們的某種對比。

  從現場展出的作品可看出,學院派訓練對年輕藝術家的影響,主要幾個創作方向與台灣年輕藝術家沒有太大差距,例如社會關懷的紀錄片類型、藝術介入社會議題的行為藝術或是從媒材反思繪畫行為等,當然藉由當代藝術面對象徵的手法,來回應傳統藝術的路線也不意外,可以看到年輕藝術家從學院訓練中與藝術的對話後,逐漸找到方向。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747357_946621102136325_2839164294354303143_n.jpg

  對許多觀眾而言,兩年一次的雙年展,近年越來越多,光是2016年同時就有四個雙年展,不過大部分的雙年展似乎只是藝術圈內的嘉年華,對一般觀眾來說頗有距離,今年首次舉辦的「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運用廢棄眷舍,讓藝術家與空間對話進入創作,而以台灣觀眾周遭的空間為起點閱讀作品,相對來說更為熟悉。

  今年台藝大首度策劃執行的「大臺北藝術節」,是由台藝大發起進而串連大台北地區相關藝文單位的國際級大型展演活動,第一波活動於11月7日至2017年1月14日舉辦的「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邀請法國哲學暨漢學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擔任客座策展人,邀集來自全球10地,共計30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參展。

  以「去相合──藝術與暢活從何而來?」為主題,展覽地點包括校內的有章藝術博物館、九單藝術實踐空間與北側校區眷舍,相關活動除了法國新進影展、新南洋影展、美術學院大工作坊開放工作室、時空迴路:東南亞當代藝術交流展、虛實現象-水墨與書篆展及熱對流藝術節_暖身禮讚等,還有多場相關講座與藝術家導覽、對談。

  相對於其他雙年展在美術館的展出,本展在過去老舊眷舍的社區中展出,勾引觀眾對於類似空間的記憶,抱著這份記憶去閱讀藝術家與空間的互動,是很有趣的設計,對台藝大來說,將沉重的包袱轉變成特色,也相當正面,而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如何面對這樣的台灣歷史,對觀眾來說別有趣味。

  從展出作品到相關活動,本展內容相當豐富,非常可惜的是曝光率較為不足,對展覽來說,有足夠的閱讀深度與廣度,讓不同理解力的觀眾各自獲得滿足,是近年來相當難得的雙年展計畫。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419736_941023906029378_6370896636216814692_o.jpg

  藝術家的工作室對觀眾來說像是戲劇演出的後台,向來缺乏機會接近,為了讓觀眾理解創作者的工作環境與作品的關係,許多藝術家會舉辦「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這次「假定日常人造衛星/ Sync」雖然也是在創作空間展出,展出的卻是創作者的"日常"場域,這裡呈現的可能不是藝術與日常生活的模糊界線,而是在美術館與畫廊之外,藝術原來的樣子。

  12月3日至12月18日,由「Re:Re:語彙」展延伸出來的平行展「假定日常人造衛星/ Sync」在山珍海味工作室展出,由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擔任計畫主持人,參展藝術家有太認真、吳芊逸、林羿綺、林祖軒、洪子惟、高登、黃耀陞、賴舒勤、騆瑜,展出形式包括版畫、陶藝、行為藝術與裝置藝術等共廿餘件。

  這個展可說是藝術家們的宣告-"我們就在社區裡",就在觀眾的日常生活中,你不需要跑去美術館才能親近藝術,藝術可能跟你一樣是在透天公寓裡延伸、創作與生活著,這種"我們在此"的宣告,可以從賴舒勤在廚房的行為藝術與空間裝置中看出,她的作品與日常生活中的廚房及房間幾乎可以說是完全重疊,觀眾在非展演期間只能透過窗戶上的透鏡觀看,但是住在此的藝術家們依然日常的使用廚房,這似乎在告訴觀眾-"展演時你在現場,你就是作品的一部分",而當你不是作品的一部分時,你只能透過被扭曲的觀看方式來想像藝術家日常就是作品。

  作品作為創作者日常中存在的一部分,並不特別需要被關照,只是做為邀請觀眾進入的門票,而工作室作為巷弄中台藝大所輻射出來的創作空間,對當地來說並不特別突兀,這些創作者就生活在此,這些作品在前往美術館等空間展出前後,恆常存在於此,藝術家並非要打破藝術與觀眾的界線,反而比較像是宣告,宣告我們就在這裡,我們就是這裡的一部分。圖片提供:「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Re-語彙.jpg
  對觀眾來說,展覽就是觀看作品完成後的聚集地,但是對藝術家來說,創作是個人的,而聯展這種常見的形式又該如何面對?除了以策展人的回應聚集外,是否可能透過一同創作來回應聯展的本質,同時透過聯展呈現共同創作的過程?

  12月3日至12月24日,由新樂園藝術空間與荒原藝術舉辦「Re:Re:語彙」,由"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吳芊逸、李奎壁、高登、曾美福、黃耀陞、騆瑜,共七組藝術家參與展出,同時也在"山珍海味"工作室舉辦「平行展」,除了展覽以外,也舉辦「溫故知新-青年返鄉 社造經驗談」講座。

  為回應聯展的本質,藝術家們每周一次聚集討論並踏查空間當地,藝術家必須自己面對自己的創作,還要與一同展出的藝術家互動,尋找共同的創作意義,這種極度需要信任感的互動,甚至包括在長期的討論後,依然沒有共識的情況下,如何面對一起展出這件事,此外,可看見藝術家們回應的,除對聯展的反思外,也回應了荒原藝術所在的浮洲當地,這可能是藝術家們最後討論出來少數的共通點。

  以吳芊逸的作品<話語的邊界>為例,她將展介寫在牆上,展期間由參展者回復與刪改,也就是說觀眾每次看到的可能都是不一樣的版本,但是修改互動的痕跡會留在牆上,觀眾可以看到的是,話語如何形成的過程;另一件曾美福的<共感浮州經驗>則是透過一位當地便當店老闆,彼此交換衣物,既日常又扮演的共同感受在浮洲的社會經驗。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島港都好男兒的海洋追尋.jpg

  從畫面上來看,圖文相結合的方式宛如插畫,但是細看李俊賢的作品卻不能用插畫來分類,延續多年來圖文互相指涉的作法,李俊賢今年的個展更加精練的將文字與圖像結合在一起,而非插畫般圖像與文字彼此說明的關係。

  10月29日至12月3日,非常廟藝文空間舉辦李俊賢個展「海島/港都好男兒的海洋追尋」,現場展出四十餘張平面作品,包括壓克力繪畫、相紙輸出與複合媒材等.畫面主體多與海邊景物相關,畫面除了景物外,也有多件結合裝飾性強烈的文字。

  提到圖像與文字的關係,除了插畫以外,常讓人想起超現實主義,文字與圖像的關係是彼此互相指涉,而非藉由對方完成敘事,李俊賢的作品中如<消高應>,圖中的文字由圖像的海浪所構成,再加上作品名稱以中文寫出台語"瘋狗浪"的讀音,圖像、文字與作品名稱三者彼此互相指涉,一再的重複。

  其實不管是媽祖、椰子樹或是大船入港,這些重複出現的南國海港景象都是李俊賢這個港都好男兒的私人定義,這些作品甚至可以說是種私人的百科全書,一種徒勞的自我建構,觀眾似乎看到各種關於島嶼的相關觀察,但是卻無法理解背後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相對於當代藝術中承認象徵無可避免,進而藉此操弄、期待觀眾以"體驗"代替理解,李俊賢的繪畫則是相當依靠觀眾"在語言與文化上的理解"來進行理解,畫面的符碼與標題彼此重複的自我表達,彷彿歷經了理解重建象徵的徒勞,但是依然堅持一再重複地觀看與再現,而這樣的重複,試圖建立的是在文化象徵中的爭奪,爭奪全新且私人的詮釋。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181191_925816297550139_6148802048369698073_n.jpg
  當藝術家與流行歌手都以「生活樣貌」為主軸在舉辦展覽時,兩者有何區分?當展覽現場都是生活雜物時,觀眾要如何面對這些與自己家中雜物其實並無不同的展覽?或許我們可以跳脫過去,藝術總是要象徵些甚麼的觀點,而是觀察這些生活雜物被挪用到展覽中時,在生活與象徵的縫隙中,是不是翻轉了什麼,帶來了些許不同的空間?

  10月22日至11月19日,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展出「賈茜茹個展-大勇街25巷。末章 」,共展出十餘件作品,包括互動性的<物品命名計畫>、以身體或痕跡為主的<髮球>、<口紅>或是以生活用品現成物挪用的<衣架>等。

  一樣是生活用品的展出,然而藝術家與偶像歌手不一樣的地方,並不是讓這些物件產生新的美感,畢竟當這些物件只是美感構成時,可能就脫離了物件本身的生活感,例如<日曆>是將一張張日曆中的數字割除,那比隨手撕去日期更花時間,但也只有一些時間,無法取代日常生活中任一日的重量,藝術家沒有要在這裡將作品取代日常物品的象徵功能,她只是在這些功能中挖掘更多,人人可能都有的幽微感受,但卻又剛好是這些幽微,勾引出人心裡那些一閃而過的日常。

  另一方面,<衣架>或許可以從我們生活經驗中想起,衣架常常會糾結在一起,讓人難以使用,當藝術家將這些衣架搭建出某種結構時,重點可能不是美感,而是某種"療癒",這讓傳統現成物挪用手法,更進一步的向前,除了撇除象徵性以外,更在生活經驗中完成了某種小確幸,某種日常的偏執,在藝術裡得以完成。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一種目線1.jpg

  女性攝影師在早期是相對少數,一方面攝影是需要經濟能力支持,另一方面則是社會環境也不見得有空間,王信是台灣早期女性攝影師,受過學院訓練並持續攝影創作與教學的少數,透過本次展覽,可看到相當完整的回顧,了解創作者的思考脈絡。

  10月29日至2017年3月5日,北美館舉辦「另一種目線-王信攝影展」,展出自1970年代以來,各個階段具代表性的14個主題與系列作品,為能理解創作脈絡,展覽也包括作品導言、文獻紀錄、作品多媒體及紀錄影片,有部分作品是從未展出過的舊作。

  王信一生堅持"攝影的本質在記錄",從早期廣為人知的原住民紀錄攝影,如<蘭嶼.再見>等系列,可以看到她對堅持的呈現,本次展覽系列作品,也配合北美館館藏與藝術家自藏底片掃描展出,尤其在事隔多年以後,照片所記錄的風景人物都已不復存在,而王信對攝影的概念,對"系列報導攝影"的堅持,與當時的沙龍美學或是紀實攝影,也有著差距,看著這些作品也會對當時王信因故,無法持續拍攝台灣原住民計畫,而感到可惜。

  有趣的是,在"系列報導攝影"以外的其他系列作品,如<自悼>、<逃亡者之眼>或<景與物>,這些照片利用高反差、粗顆粒等風格化型式,展現王信自稱很個人性的「心境照片」,但對觀者而言,這些心境照片傾向現代主義式的風格,其實在其他的報導攝影上也有相當的影響,王信自述關於<逃亡者之眼>的創作起點,是那些關於白色恐怖的記憶,這或許可以解釋王信選擇報導攝影的原因,除了曾經有過的教職接觸外,或者這是種當時僅存的抵抗底線,以現代主義式的強烈風格,象徵被攝者的處境,而非直擊式的暴露問題之所在。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街大歡囍1.jpg

        相對於北市府舉辦的「白晝之夜」,當代館近日舉辦「街大歡喜」以多年深耕社區的厚度,讓藝術不在只是裝飾街邊的牆面,由藝術家與社區居民有更多的互動,深入觀察與表現,讓街區與藝術的關係更加耐讀,更加吸引人。

  10月1日至11月13日,台北市立當代藝術館舉辦「2016街大歡囍─當代 X 社區藝術節 」,邀請黃立慧等十組藝術家,展出地點包括美術館前廣場、周邊店家、公園與捷運地下街,展出形式相當多元,包括行為藝術、互動體驗、插畫、攝影、出版與動力裝置等等,不管是創作過程或是觀看,都強調民眾參與。

  相對於北美館或是國美館來說,當代藝術館的空間的確是比較小,可能也較沒有知名度,但是當代館利用自己特別的地理位置,身在台北熱鬧的老社區當中,逐步發展出不同的社群概念,包括與當地里長的合作,皆可看到六年來持續舉辦社區藝術節的累積,這樣的累積呈現在藝術家透過當代館與在地的連結,與當地居民有更多互動。

  觀眾可以先走進當代館拿一份取材自當地社區三位主婦故事的<光能報-主婦的午後時光>感受當地氛圍,利用出版物探索當地文史也是「街大歡囍」的慣例,或者在當代館門口的<黑白棋>透過遊戲規則,顯現出在地居民與遊客不同的角度,在遊戲最後可以看到雙方的圈地遊戲勝負與權力的流動;或如<可以睡覺>邀請觀眾以身體,去體驗社區的空間性格,是更直觀的體驗。

  整體而言,展覽的設計相當完整,從文史出版形式到駐地創作,從街區認知到講座課程,與觀眾或是居民的互動也相當多樣化,短短的一個半月卻是有著十分扎實的內容,當然,這不是個完美的展覽,但卻是個與社區結合相當好的累積,讓我們看到當代館紮根於社區,越來越走出自己的方向。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5 Sat 2016 01:58
  • 打怪

打怪1.jpg

  「打怪」大概是許多人慣用的名詞,不管是任天堂紅白機伴著長大的六年級生或更年輕的世代,而怪物作為人類投射慾望與恐懼的想像集合體,如何克服怪物的過程,就成為人類自我救贖的重要敘事,也是社群建立共同經驗的重要來源,而這也是藝術與遊戲的重要共同點。

  9月30日至12月11日,關渡美術館舉辦「打怪-2016關渡雙年展」,今年以「打怪」為主題,邀請臺灣、中國、韓國、印尼、澳洲、日本、馬來西 亞、越南、新加坡共10位藝術家與10位策展人進行合作,試圖以各種路徑,共同創造亞洲當代文明的新神話,同時關渡美術館也於9月30日舉辦「亞洲當代藝 術論壇」,提供亞洲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各地藝術社群及藝術愛好者,一個良好的對話交流平台。

  雙年展是目前常見的藝術展出形式,而目前台灣就至少有三個雙年展,包括北美館舉辦的台北雙年展、國美館舉辦的台灣雙年展與北藝大關渡美術館舉辦的關渡 雙年展,這三者以台北雙年展的知名度最高,而關渡美術館作為藝術大學附屬美術館所策劃的雙年展,要如何呈現自己的獨特性,顯然有其必要性。

  「打怪」所邀請的藝術家人數雖不多,但作品有一定的完整度與延伸,試圖展現關美館在學院背景下的學術特色,只是每位藝術家搭配一位策展人的策略,呈現在展出形式上,卻各只有一篇文章,反而比較像是十位藝術家與十位藝評的組合,對整個展覽的企圖心而言,相當可惜。

  若純以作品來說,脫離過去的歐美中心觀,藉由「打怪」這個電子世代特有的名詞,呈現亞洲相對於歐美中心下,各自的現代性反應,是相當準確又有趣的做法,對觀眾來說,是個相當適合入手觀看的途徑。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567983_908425889289180_995599304254827413_n.jpg

  科技帶給人最明顯的感受之一是縮短空間距離,主要顯現在節省時間上,這種基本感知,很容易被忽略,而陶亞倫最新的科技藝術展,就是以科技的手段,模擬這種感受,重新讓觀眾面對,科技對身體移動所帶來的感受,打開身體在科技的影響下,面對時間與空間彼此間的關係。

  10月15日至11月27日,雙方藝廊舉辦陶亞倫個展「時間全景」,共展出五件作品,結合3D數位影像、VR虛擬實境與動力裝置,觀眾站上動力裝置、戴上虛擬實境的眼鏡後,透過動力裝置的移動或震動,帶領觀眾進入虛擬實境的空間中,虛擬實境中的空間由藝廊延伸至遠方,五件作品分別由不同的方向延伸,虛擬空間中沒有其他的人物存在,強調單純的空間移動感。

  在那些宏大枯寂的虛擬空間中,觀眾帶著虛擬實境的眼鏡,身體明明感受到移動,但是卻無法逃脫藝術家所設計的建築物,即便感覺只差一步,但是我們依然在此,從各個角度觀看整個虛擬實境的空間,包括前方、或上或下等方向,但是唯獨看不到自己的身體,宛如靈魂出竅,剛開始覺得自己離開身體的靈魂,可以自由移動,但又因為移動範圍有限,可能會自覺像地縛靈般的,到達一定限制後,又被拉回原處。

  相對於觀眾看畫時,不管心情再怎麼投入,身體總是在畫框外,然而在這個作品,觀眾的身體也參與在虛擬空間中,我們進入了作品成為敘事的一部分,再也無法客觀的觀看敘事,觀眾可以自己決定在這個空間中的角色,這種全新的體驗,或許可以說是藝術敘事中的新嘗試。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670765_903405179791251_2729688376010458177_n.jpg

  談到"錄像藝術"可能大家覺得陌生,若先不理會這些名詞,今年的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內容十分精彩,從跨界移工到文類敘事,從紀錄片的角度到空間裝置,各種形式紛呈具備,對影像有興趣的朋友,實在不應錯過。

  2016年10月15日至2017年1月8日,鳳甲美術館舉辦「2016年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由呂佩怡與許芳慈擔任策展人,以邀請與徵件的方式,共計廿七組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參展,展出的作品除了單頻錄像外,也包含空間裝置等,同時,也舉辦十餘場相關放映與座談。

  可能我們已經習慣當代有許多議題是以紀錄片的方式推動,不管是環保、還是反迫遷等,但紀錄片有其限制,"錄像藝術"反而可以容納更多的討論與可能性,例如將各種現實物融入作品中,而非單純以"文件"的方式呈現。

  舉例來說,<木:刻電影—再聚(木:刻)第六輪—迴 靈魂>結合了手作與影像,議題、影像與柚木材質準確搭配,另一件〈飄零而形不離影〉則是運用影像、光影與現實物的配合,引領觀眾進入議題的閱讀與思考,這些作品顯示出影像與物品的關係,<飄>的這些文件與現實物,成為整體敘事的一環,而非只是輔證。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作品試圖反思"錄像藝術"這個文類本身的限制,例如〈浪漫樂派〉以兩個螢幕與音響,協助敘事有更多的可能性,或著如〈城堡行動〉以機械性的語言,分析美國核爆實驗紀錄片,以形式本身帶入反思,機械性的"紀錄"或"觀看"議題,本身可能帶來的冷漠等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晝之業2.jpg

       藝術時常被賦予許多的責任,在現代除了美以外,藝術時常被賦予打破常規體驗的特權與責任,從巴黎開始許多國家藉由「當代藝術」來打破街區平時給人的界線感受,舉辦「白晝之夜」以當代藝術相關空間串聯,讓觀眾可以再度認識自己的都市,也有更多機會親近當代藝術。

  10月1日至2日,台北市政府舉辦「Nuit Blanche白晝之夜 」,串聯大稻埕、北門,再朝重慶南路,最後止於二二八和平公園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同時還包括台北市政府下的各美術相關展館與民間展館也徹夜開放,在四公里 左右的路途中有多處光影展出,整體分為五大展區,也有許多表演,吸引了眾多人潮。

  這些看似熱鬧的活動,也的確讓舊城區有個熱鬧的夜晚,雖然可能礙於法規,所有的展演都在午夜前結束,但是依然有許多人群聚在附近的各空間中;對市民來說,這的確是免費享用藝文活動的一晚,並且熱鬧感受了平常被忠孝西路切割的舊城區。

  在熱鬧的活動之後,或許有些觀眾會意識到,整體來說,巴黎版「白晝之夜」作為主題的"當代藝術"其實是缺席的,當然也有其他都市的白晝之夜是以光雕為 主題,只是回想當晚看到的光雕,大部分與在地空間沒有甚麼關係,簡單講,除了表演藝術以外,視覺藝術在此只是一晚的"裝飾",缺乏與空間的互動,可能會讓 觀眾誤以為,這就是無聊的當代藝術,這就是讓人看不懂的當代藝術,造成這個景況的要因,應是主辦方將「白晝之夜」與「2016台北設計之都」做結合,但這 兩個活動的主要內涵"當代藝術"與"設計"在當晚都缺席,的確美中不足。照片來源:周逸傑。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渡與超譯–後出土文字朝向後文字書寫1-.jpg  

   作為所謂"國粹"的書法,在當代的藝術領域裡可能漸漸失去去被關注的眼神,原因或許很多,其中可能有個面向在於與當代的生活體驗有極大的差距,這可能 是"美"的效力所在,但是當藝術家以書法中"書寫/紀錄"的本質做為起點,或許就回應了當代情境,讓觀眾有更多不同連結的可能。

  9月20日至11月19日,十方藝術空間舉辦張嘉哲個展《轉渡與超譯–後出土文字朝向後文字書寫 》,藝術家以"書法"為起點,討論書寫與文字在當代的關係,現場展出的作品形式包括空間裝置、雲端互動與書法等。

  書法如何以當代藝術的形式,回應自身在當代的情境呢?藝術家以倉頡輸入法拆字的字元,將"心經"從新抄寫一遍,然後輸出在燈片上,模擬當代閱讀螢幕的 經驗,以輸入法的字元替代書法的書寫元素;另一組<虛擬化身>,以透明壓克力做出類似神主牌的形式,牌上放置QR CODE,觀眾掃碼之後連結到的是我們無法辨識真假、傳說中倉頡造字所留的廿八個字,倉頡所留的字碼與QR CODE互相對應,藉由架上的空盒子來討論書寫/紀錄一再流傳與重複,但是本身卻是空缺的載體。

  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試圖以當代藝術挪用現成物,以拆解象徵的手法,再現書寫的傳統形式,以表達書寫的未來內涵、符碼互換的結果,書法傳統的文化厚度不 再只是象徵,也不再是限制,書法的各種形式都成為載體,來呈現藝術家對書寫的思考,回應書寫的本質,也開啟觀眾對當代書寫的思考。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匱夜航》1.jpg

      展覽以「石匱夜航」命名是來自明末張岱的<石匱書>與<夜航船>兩書,前者是傳統的歷史研究,後者則是百科全書式的紀錄,策展人試圖以此提問,讓作品呈現當代藝術的知識架構,這個架構與西方傳統知識不同,讓觀眾自己從閱讀展覽中體驗。

  9月3日至10月2日,大未來林舍畫廊與策展人沈伯丞合作,邀請八組藝術家,郭維國、劉時棟、陳伯義、吳燦政、邱昭財、豪華朗機工、吳權倫與許哲瑜,推出《石匱夜航__華人的藝術博物學》。

  從現場來看,或許與想像中的"博物學"不太一樣,至少觀眾不會看到博物館的展示櫃,傳統上將物品獨立於空間的展出讓展品之間彼此失去呼應,本展作品彼 此在空間上的呼應,建構出閱讀展覽的脈絡,例如許哲瑜的錄像作品雖然時間不長,但以<刪除的鏡頭>為名,即可看到個人關於記憶的操作,也回應了對面,郭維 國那些眾多的現成物集合。

  豪華朗機工的<漫遊羽>與劉時棟的<方舟去哪裡?>都點出了未來世的氛圍,有趣的是在張岱兩百年後、清末的丁日昌將<夜航船>視為禁書,與許多情色文 學一起被視為"淫詞小說",一樣的末世情境,對世界的想像是如此巨大的不同,藝術顯現了人類承載記憶的另一個想像面向,而當代的藝術家們是如何面對理智下 的想像?這些想像又是如何在策展人的脈絡下,成為一個集合體,很值得觀眾親自去體會。

圖片來源:大未來林舍畫廊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當代一年展1.jpg

       對一般觀眾來說《台灣當代一年展》可能是個陌生的名字,有多年傳統的《藝術家博覽會》今年改名《台灣當代一年展》,並結合台北國際藝術村的《2016混種現場藝術季》,提供台灣當下各種最新的藝術表現,即便是看熱鬧也值得。

  9月10日至16日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AVAT)舉辦的《台灣當代一年展》除了傳統強調"藝術平權"的「徵件展」外,同時也推出主題策劃展區及影展策劃區,此外也邀請許多來自國內外的藝術空間參與,向觀眾展現國際藝術空間多樣化;在平面展覽之外,也舉辦多場相關展演活動。

  對一般觀眾來說,這是個可以直觀理解當代台灣藝術家的機會,對年輕藝術家來說,卻是個難得的曝光機會,相較於大部分藝術相關博覽會都以畫廊為單位,《台灣當代一年展》卻以創作者為主體,並且堅持傳統的「藝術平權徵件展」,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主動申請,雖然可能良莠不齊,卻是最直接、殘酷的比較,或許優秀的年輕藝術家,因此得以曝光。

  另一方面,主辦單位也邀請許多國內外的各種替代空間展出,讓觀眾理解,除了畫廊與美術館以外,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親近藝術的可能性,而且許多國內的藝術替代空間,也十分強調與當地結合,讓觀眾更有親近感,而來自世界各地的替代空間,也展現出各種不同的關懷面向,十分精彩。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地氣嗎.jpg

  近年來世界各國逐漸推動國際藝術村,廣邀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駐村方式,與當地對話以創作新作品,藝術家可與多元文化產生新的撞擊,對當地觀眾來說,除了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之外,也可透過藝術家不同的眼光,觀看自己原有的城市與文化。

  台北國際藝術村8月12日至9月4日舉辦《接地氣嗎?》,由沈菲比擔任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包括黃文海、韋雷娜・伊塞爾、金芝嬉、片岡純也X岩竹理恵、卡爾‧范‧拉爾、劉陽、走路草農藝團。

  有趣的是,策展人以"接地氣嗎?"為展名,姑且不論這個名詞的出處,是否跟台灣有所連結,策展人以展名提問的同時,也在展場提供小紙條,讓觀眾直接將回應貼在牆上,據此產生的各式各樣回應,也是相當有趣的互動。

  駐村對藝術家來說,是個有趣的挑戰,畢竟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要延續自己原有的創作脈絡來與當地對話,這有一定的難度,以這點來看,卡爾‧范‧拉爾這次展出的作品表現的相當不錯,他延續原有作品對於身體與移動的議題,例如:影片中的男子穿著西裝癱軟躺在地面上,由隱藏在畫面外的器具緩慢的拖過許多不同的空間,而這次,他在台灣重新上演一次這樣的癱軟與移動,這種癱軟直接呈現由身體感受"在地",當然,這裡所說的"在地"的確就是字面上的意義,但也指涉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用法,或許可以說,這是藝術家用身體,實際測量了台灣與歐洲土地的不同,讓文化差異直觀的呈現。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朗誦台北雙年展1996~2014.jpg

  台灣當代藝術盛事「台北雙年展」即將來臨,今年是「台北雙年展」廿周年紀念,面對廿年的歷史累積,北美館除了既有的雙年展外,在雙年展開始前,舉辦雙年展廿年文件展,帶領觀眾回顧廿年來「台北雙年展」的發展。

  2016年8月13日~2017年2月5日,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朗誦/文件:台北雙年展1996~2014》,活動分為三個部分,包括展覽、文獻網站與藝術對談,展覽的部分則包括許多當年的文件、紀錄與作品,以線性呈現出這十屆台北雙年展的歷史。藝術對談的部份分為兩類,其一是邀請歷屆國際策展人返台,「對談。雙年展」以特定議題,向歷屆策展人進行提問,另外由資深策展人徐文瑞策劃「比野拉拉松」(Biennalathon),邀請藝術專業人士就二十年來,台灣目前創作方式及藝術生態、機構與政策變遷、以及國際交流等方向,規劃馬拉松式的藝術對談活動。

  對許多藝術領域的朋友們來說,台北雙年展可能是伴隨著我們理解當代藝術的重要展覽,這廿年間,或許滿意、或許疑惑,甚至有人從觀眾變成展出的藝術家,每次的雙年展即便在當時引起討論與迴響,但依然從我們的記憶中流失,藉此機會回顧雙年展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台北雙年展」的主題從"台灣主體性"到對"現代性"提問的轉變過程。

  這顯現了台灣當代藝術的追問,也呈現台灣藝術與文化發展的過程,從台灣"是甚麼"為起點,回歸到更細緻的提問,這或許是個沒有答案的提問,但不管是從場域的概念提問,或是對邊界的衝撞,抑或是再現現實的可能,雙年展的回顧並不只是懷舊,而是重新觀察曾有過的提問與回應,再度思考那些提問與可能性,這也是我們對後續活動的期待。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8 Sun 2016 02:48
  • 箱鬼

《箱鬼》2.jpg

      鬼魂與科技,乍聽之下似乎沒啥關聯,但透過藝術卻可以發現許多共通之處,如果說鬼魂與科技都是來自人性的投射,那麼藝術可能就是招魂的手段,不管招喚來的是人性中,我們喜愛或是厭惡的,顯然都是個必須打開的箱子。

  8月12日至9月11日,伊日藝術台北空間舉辦《箱鬼》五人聯展,由陳湘汶擔任策展人,邀請藝術家丁柏晏、盂施甫、李亦凡、邱子晏與張立人參展,作品形式包括手繪、活動影像、裝置與科技藝術等,共十餘件作品。

  如果說科技藝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話,那麼展場中兩件跟"模型"有關的作品似乎是很好的進路與比較,透過模型,邱子晏<萬象皮革廠>與張立人<模型社區>進入科技藝術招魂的兩個面向,<萬象皮革廠>透過模型、訪談與撿拾到的物件,建立宛如田野的歷史回顧,藝術家在破敗的皮革廠廢墟中撿拾到的一捲八釐米紀錄作為起點,影像內容是當年皮革廠員工至日本參訪的歷史紀錄,該影像被放在藝術家製作的工廠廢墟模型中播放;<模型社區>則是透過虛擬實境的觀看方式,看到藝術家製作的模型社區裡發生的槍戰,同一時刻不同空間的場景。

  這兩個作品其實可視為敘事的兩個極端,<萬象皮革廠>是踏實的田野調查,<模型社區>是虛擬,一個呈現我們身邊被遺忘的微小歷史-產品消失的影響,而虛擬作品討論的則是-我們如何觀看與記憶事件的發生,尤其透過虛擬實境的方式觀看,更強調觀眾可以明顯意識到,自己選擇觀看的方向。

  或許這兩件作品提醒我們,透過科技藝術這種招喚的方式,歷史敘事有許多可能,而不再僅限課本或平面媒體的版本,還有無限的角度、細節與可能。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cond hand emotion.jpg

  來自德國的知名藝術家夫妻檔Alexander Laner與Sofie Bird Møller來台舉辦雙個展,由非常廟藝文空間與德國慕尼黑藝術公寓(Apartment der Kunst,簡稱AOA)締結為期三年的合作計畫,其中包括雙方藝術家交流,除了讓台灣觀眾看到德國的當代藝術表現外,也讓台灣的藝術家在德國有更多的能見度。   8月13日至9月17日,非常廟藝文空間展出德國藝術家夫婦Alexander Laner與Sofie Bird Møller來台舉辦雙個展「Second hand emotion」; Alexander Laner的作品包括舊作的紀錄多件,現場還展出數件由現成物構成的低科技藝術,包括會發出聲音的旅行箱、在旋轉的盤子上以鐵叉子刮出聲音的物品與由紙與針構成的黑膠唱面機等作者自述為雕塑的作品,Sofie Bird Møller的作品主要是在印刷文本上再度創作,例如在聖經圖像修改圖像或是在台灣的流行雜誌上拼貼與繪畫。   同樣是以印刷品為文本,Sofie Bird Møller在德國使用的是聖經圖像,在台灣則是以流行雜誌為底,分別在圖像上塗抹,減去圖像上原有的意涵,對台灣的觀眾來說,聖經圖像所代表的意義顯然會與在德國不同,而德國藝術家對台灣流行雜誌的理解與感受,顯然也與台灣本地觀眾不同,更重要的是,藝術家減去原有的象徵時,並沒有加上很明確地指向,反而留下不同的理解空間,對跨文化的作品比對來說,這是很有趣又重要的。   其實不只是如此,包括Alexander Laner的作品也是,紙、針與簡單的電子設備構成的黑膠唱機,可以說是挑戰最基礎的高科技消費文化,但是那不準確的沙沙聲,真實播放出的聲音卻也回應到藝術的本質,Alexander Laner一樣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而非單一的控訴,或許如現場的另一件作品,一個不停發出聲音的旅行箱,暗示了旅行帶來的文化撞擊,卻無法看到明確的物件。

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05599806287736/permalink/609915875856129/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