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銀鹽世代3.jpg

          "銀鹽不死,只是凋零",在數位影像大行其道的今日,回顧銀鹽世代的意義除了懷舊與紀念外,也包括了更多的認識影像的本質,這包括了影像紀錄現實與實現 美感的兩大目的,而百年來在台灣有許多的攝影師曾經投入許多心血,透過《銀鹽世代》該展,讓我們從新認識過去與影像的關係。

   國立台灣美術館於7月2日至11月13日舉辦《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 》,由張照堂、簡永彬擔任策展人,集結橫跨百年,31位台灣攝影家,共254件作品,以銀鹽技法為範圍,展覽規劃「文獻」及「原作」二部分,「文獻」部分 蒐集了1890~1945年間蛋白相片、玻璃乾版片、三色碳墨轉印、寫真帖等珍貴稀有的史料及作品61件。

   從攝影的基本紀錄功能來看,本展以「文獻」的角度呈現許多珍貴的老照片,以技術史的面向讓觀眾一睹百年來各種攝影術的發展,同時也看到百多年來台灣 的發展,百年雖長也不過是三代,或許可以更多理解我們家人在百年前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實境;而在「原作」的角度,百年的長度本身則是個極大的挑戰,銀 鹽的影響是如此廣泛,在選取藝術家的過程中,策展人的判準較難被精確的感知。

   不過強調"原作"在當代還是有其意義,相對於數位化的方便後製,許多銀鹽的年輕玩家誤以為銀鹽就等於不後製,從原作展出來看,觀眾可以看到當初攝影 師是怎麼詮釋自己拍攝的底片,例如展出李鳴鵰的"原始印樣",可以很清楚的看見藝術家拍攝後,在印樣上思考構圖等問題的過程(印樣是底片直曝,可以看到攝 影師在印樣上作構圖的痕跡,然後再格放,這是其中一種最直觀的,另外,還可以看到些照片,在曝光上有局部增減感的痕跡,也是詮釋的部分),而非過度的強 調"決定性的瞬間"。

   銀鹽雖然逐漸凋零,但是魅力依然感染許多創作者持續以此進行探索,本展以百年與銀鹽做為主軸,內容扎實且精彩,值得推薦給對藝術有興趣的觀眾朋友們。

arrow
arrow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