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https://www.facebook.com/bookmarks/pages

18519567_1041704385961329_8842929356077860684_n.jpg

《阿凡達》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美國科幻史詩式電影。電影設定於西元2154年,當時人類正在南門二恆星系生態茂盛的潘朵拉衛星上開採珍稀礦產Unobtainium,蘊藏量最大的地方正是納美人(Na'vi)的家園。

《阿凡達》電影許多素材參考自科學研究,並運用電影科技將虛擬的想像世界變得美麗真實,不僅深深影響其後數位藝術創作,據此衍生的專書及演出也非常多。

「阿凡達:探索潘朵拉世界特展」,全球首站2016/12/7~2017/3/14在台北,重現潘朵拉星球上,各種令人目不轉睛的場景,包括哈里路亞山脈、靈魂之樹等,展覽也塑造等身大小的靈鳥、高冠厚甲馬、蟒狼等,以超過10項的多感官體驗的互動展覽,完整呈獻潘朵拉星球奇幻場景與生物。包羅萬象的內容相當富有教育意義,從植物學、生物學、生物發光性到文化多樣性與共生,每個展區都能學習到相關主題。在觀展過程中,民眾可親身感受潘朵拉星球的科學成就與奇幻之美
參考資料: http://www.ticket.com.tw/dm-8000002640.asp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684299_976111785853923_1891674171986097193_n.jpg

2017台北國際書展除舉辦第13屆的書籍設計「金蝶獎」恢復前三名獎金,並新設「書展大獎—編輯獎」,以獎勵編輯個人或編輯團隊。而書展現場不僅主辦方規畫大型臨時性裝置藝術,參展團隊也百花齊放各自爭艷,由環境到實體書,令人流連忘返。

第十三屆金蝶獎從403本參賽作品中,選出前三名與榮譽獎共計30件金蝶獎得獎作品,將前進德國萊比錫書展角逐「世界最美麗的書」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est Book Desig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設計大賽,希望能在鼓勵台灣卓越書籍設計師的同時,也推廣台灣優秀設計作品到國際。

今年國際決選評審陣容堅強,除了台灣設計界的王行恭老師擔任評審召集人,也邀請兩位女性評審。一是來自歐洲,擁有藝術家、策展人等多重身分的奧地利設計師 Elisabeth Kopf(伊莉莎白.科普夫),同時也是AGI 國際平面設計聯盟的一員,此聯盟為設計界的殿堂級組織。另一位來自日本,作品主攻單行本、作品集等主題性高的書籍設計,不僅獲得【第37屆造本装幀比賽審 査委員會獎勵賞2賞】,最近造成話題風潮的寶可夢,其卡片遊戲日本版及各國版本數年的主設計者及主要圖像設計也是她—今年已63歲的日本設計師ミルキィ・ イソベ(Milky Isobe)。

兩位評審首次來台,讓本屆金蝶獎融合東方與西方的美學觀感,決選現場書展基金會工作人員在旁解釋書籍內容,評審也鉅細靡遺的筆記心得,Elisabeth Kopf(伊莉莎白.科普夫)特別注意作品的細節處理以及主題,「雖然看不懂中文,但評選標準不可忽略與設計內容的連結」,是她與ミルキィ・イソベ (Milky Isobe)共同的標準。

評選時決定前三名的重要標準之一,「讀者的購買慾」是Elisabeth Kopf(伊莉莎白.科普夫)在評選過程中自問的關鍵問題,她認為選出的書籍,不僅在設計有卓越的表現,也必須能吸引讀者購買、促進閱讀風氣。

黃子欽設計,印刻文學出版的《新詩十九首》,因細膩結合多種材質與設計手法,巧妙透過不同媒材將詩集帶來的光影、溫度、濕度與氛圍傳達給讀者,勇奪本屆金蝶獎金獎殊榮。參考資料: TiBE台北國際書展官網。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藝誌‧正逢時』區域文化導覽-公共藝術教育推廣活動

  有人斯有文化,有文化斯有文化資產,文化是貼近土地、貼近生活的,所謂「文化資產」,包括「有形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文化景觀、古物、自然地景)及「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乃是先民的生活軌跡及智慧結晶。

  台灣行之有年的街區步行導覽重鎮台北,以各街區生活、族群等城市文化為核心向外衍生,分別有文化、民俗、設計、社會等各領域專業者帶領,以電影、建築、歷史、藝術、廟會、社會議題等多元主題,引領台灣及各國民眾走進台北各個角落,從不同觀點認識台北。

  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推動近20年,全台超過4000件的公共藝術作品,其中1/2以上座落在台北,除了設置機關及相關參與者,多數人對生活周遭的公共藝術作品,即便擦身而過卻不相識。

因此長期致力於公共藝術教育推廣的法羅文創,以累積眾多的公共藝術作品導覽經驗,協同亞洲版圖創藝有限公司,自主策畫『文藝誌‧正逢時』區域文化導覽地圖繪製計畫,經台北市文化局核可,於2016年9~11月間舉辦三次區域文化導覽。

  計畫執行期間深入探訪社區各藝文空間,以紮實的調查及充分的溝通,規劃中正區文化藝術導覽地圖,並經有幸參與的民眾實地踏查,體驗藝術地圖帶來的美好微旅行後繪製完成。

『文藝誌‧正逢時』區域文化導覽(一)文史篇

2016/9/24由具有古物鑑賞資格的陳勇成帶領,始於區內建校多年的老學校、名人故居、止於優雅的齊東詩舍,讓參與民眾依依不捨的結束翩翩史詩的文化漫步之旅。

15977883_958971184234650_1283818774912008697_n.jpg

(二)美術環境篇

2016/9/25由具營運美術館經驗的洪國雄帶領,逐一介紹途中件件精采的公共藝術作品及參訪雕塑世家蒲添生紀念館。

藝術作品在導覽觀賞與吟唱中,娓娓向到訪者訴說創作理念,打開美麗的心靈對話。

15972753_959546510843784_3623266097452962799_o.jpg

(三)建築藝術篇

2016/11/26由具建築背景的亞洲版圖周逸傑帶領,起於展售藝術文創品的「國家文創禮品館」建築外觀、教堂、大學、藏身現代大樓間的古寺等,最後來到華山市場文創小品店及超過30年歷史的畫室。

沿途鉅細靡遺地解說建築緣由,同步介紹依法令而衍生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及藝術市場流通的小品,真實呈現藝術作品以不同形式進入生活的眾多面向,讓參與民眾彷彿浸潤在古今交錯的城間小路,重新認識環境。

15977449_960139147451187_5598985376100238341_n.jpg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繁花聖境-公共藝術教育推廣

公共藝術顧名思義,同時兼具有「藝術性」與「公共性」的特質。它具有屬於這個空間、這個地點、這個時代的獨特性,並且是藉由「藝術家」(藝術創作)、「公共空間」以及「民眾參與」三者,共同開展的「藝術」、「生活」與「文化」之「社會運動」。

長期策劃執行公共藝術教育推廣的法羅文創,2016年8月~9月間在教學醫院進行多場藝術教育推廣活動,讓充滿蒼白與藥水味的醫療空間,有段色彩繽紛的心靈饗宴,本次有幸參與的榮光幼兒,不僅在玩樂中抒發情感,也體驗了美感生活的好時光。

榮光蝸牛.jpg

繁花聖境之一 2016/8/23 史祝容老師帶領的《觀察植物捏陶樂》

美來自生活的觀察及體驗,透過捏塑寧靜又重要的朋友「植物」,引導小朋友們關注生活環境。

榮光活動.jpg

繁花聖境-公共藝術教育推廣之二
2016/9/6胡綺祐老師帶領的《彩繪曼陀羅》

原生家庭除了最初的父精母卵,成長中的各式灌溉與環境刺激,讓每個生命截然不同的存在於世上,「教學相長」的父母與第一次當小孩的家庭成員,總有許多無法預期的碰撞……

在曼陀羅彩繪的導引中,看見圓融之下的各自解讀,涉世未深的孩子們,用圖畫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

榮總5.jpg

繁花聖境-公共藝術教育推廣之三
2016/9/8 史昀黎隹老師帶領的《拼貼心靈的祕密花園》

生為萬物之靈,人類擁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觀看彩色世界的眼睛,周遭佈滿自然或人為的各式色彩,透過老師帶領小朋友觀察公共空間中繽紛的藝術裝置,進而讓小朋友以色塊拼貼,組合出心中理解的環境色彩。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安的海埔地ㄉ.jpg

  相較於引進國外成名藝術家的作品,國外年輕藝術家的來台展出是較為少見的,這些相對青澀的作品對我們台灣觀眾來說,應可作為一種觀察,在新自由主義經濟下的全球化環境中,年輕藝術家會遭遇與台灣年輕藝術家有何不同的處境,而他們又是如何在藝術裡面對的?

  11月26日至12月24日,替代空間"福利社"舉辦「不安的海埔地」-國際交流展,由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教授樁昇擔任策展人,從支援年輕藝術家的組織「Artothèque(藝術圖書館)」中選出,由畢業於京都造型藝術大學及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的藝術家所組成的聯展,共有八位藝術家參與展出,展出形式包括行為藝術、錄像、攝影與繪畫等。

  以海埔地比喻剛從學院畢業試圖進到職業藝術領域的年輕藝術家,策展人呈現的是受過專業訓練,但尚未被藝術領域中經濟力量感染的藝術家,所思考的面向,同時也預設了一種藝術未受市場干擾的本質,這種本質可能存在,也可能是種現代主義式的英雄想像,或許這些年輕日本藝術家的作品,恰可作為我們的某種對比。

  從現場展出的作品可看出,學院派訓練對年輕藝術家的影響,主要幾個創作方向與台灣年輕藝術家沒有太大差距,例如社會關懷的紀錄片類型、藝術介入社會議題的行為藝術或是從媒材反思繪畫行為等,當然藉由當代藝術面對象徵的手法,來回應傳統藝術的路線也不意外,可以看到年輕藝術家從學院訓練中與藝術的對話後,逐漸找到方向。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747357_946621102136325_2839164294354303143_n.jpg

  對許多觀眾而言,兩年一次的雙年展,近年越來越多,光是2016年同時就有四個雙年展,不過大部分的雙年展似乎只是藝術圈內的嘉年華,對一般觀眾來說頗有距離,今年首次舉辦的「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運用廢棄眷舍,讓藝術家與空間對話進入創作,而以台灣觀眾周遭的空間為起點閱讀作品,相對來說更為熟悉。

  今年台藝大首度策劃執行的「大臺北藝術節」,是由台藝大發起進而串連大台北地區相關藝文單位的國際級大型展演活動,第一波活動於11月7日至2017年1月14日舉辦的「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邀請法國哲學暨漢學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擔任客座策展人,邀集來自全球10地,共計30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參展。

  以「去相合──藝術與暢活從何而來?」為主題,展覽地點包括校內的有章藝術博物館、九單藝術實踐空間與北側校區眷舍,相關活動除了法國新進影展、新南洋影展、美術學院大工作坊開放工作室、時空迴路:東南亞當代藝術交流展、虛實現象-水墨與書篆展及熱對流藝術節_暖身禮讚等,還有多場相關講座與藝術家導覽、對談。

  相對於其他雙年展在美術館的展出,本展在過去老舊眷舍的社區中展出,勾引觀眾對於類似空間的記憶,抱著這份記憶去閱讀藝術家與空間的互動,是很有趣的設計,對台藝大來說,將沉重的包袱轉變成特色,也相當正面,而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如何面對這樣的台灣歷史,對觀眾來說別有趣味。

  從展出作品到相關活動,本展內容相當豐富,非常可惜的是曝光率較為不足,對展覽來說,有足夠的閱讀深度與廣度,讓不同理解力的觀眾各自獲得滿足,是近年來相當難得的雙年展計畫。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419736_941023906029378_6370896636216814692_o.jpg

  藝術家的工作室對觀眾來說像是戲劇演出的後台,向來缺乏機會接近,為了讓觀眾理解創作者的工作環境與作品的關係,許多藝術家會舉辦「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這次「假定日常人造衛星/ Sync」雖然也是在創作空間展出,展出的卻是創作者的"日常"場域,這裡呈現的可能不是藝術與日常生活的模糊界線,而是在美術館與畫廊之外,藝術原來的樣子。

  12月3日至12月18日,由「Re:Re:語彙」展延伸出來的平行展「假定日常人造衛星/ Sync」在山珍海味工作室展出,由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擔任計畫主持人,參展藝術家有太認真、吳芊逸、林羿綺、林祖軒、洪子惟、高登、黃耀陞、賴舒勤、騆瑜,展出形式包括版畫、陶藝、行為藝術與裝置藝術等共廿餘件。

  這個展可說是藝術家們的宣告-"我們就在社區裡",就在觀眾的日常生活中,你不需要跑去美術館才能親近藝術,藝術可能跟你一樣是在透天公寓裡延伸、創作與生活著,這種"我們在此"的宣告,可以從賴舒勤在廚房的行為藝術與空間裝置中看出,她的作品與日常生活中的廚房及房間幾乎可以說是完全重疊,觀眾在非展演期間只能透過窗戶上的透鏡觀看,但是住在此的藝術家們依然日常的使用廚房,這似乎在告訴觀眾-"展演時你在現場,你就是作品的一部分",而當你不是作品的一部分時,你只能透過被扭曲的觀看方式來想像藝術家日常就是作品。

  作品作為創作者日常中存在的一部分,並不特別需要被關照,只是做為邀請觀眾進入的門票,而工作室作為巷弄中台藝大所輻射出來的創作空間,對當地來說並不特別突兀,這些創作者就生活在此,這些作品在前往美術館等空間展出前後,恆常存在於此,藝術家並非要打破藝術與觀眾的界線,反而比較像是宣告,宣告我們就在這裡,我們就是這裡的一部分。圖片提供:「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Re-語彙.jpg
  對觀眾來說,展覽就是觀看作品完成後的聚集地,但是對藝術家來說,創作是個人的,而聯展這種常見的形式又該如何面對?除了以策展人的回應聚集外,是否可能透過一同創作來回應聯展的本質,同時透過聯展呈現共同創作的過程?

  12月3日至12月24日,由新樂園藝術空間與荒原藝術舉辦「Re:Re:語彙」,由"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吳芊逸、李奎壁、高登、曾美福、黃耀陞、騆瑜,共七組藝術家參與展出,同時也在"山珍海味"工作室舉辦「平行展」,除了展覽以外,也舉辦「溫故知新-青年返鄉 社造經驗談」講座。

  為回應聯展的本質,藝術家們每周一次聚集討論並踏查空間當地,藝術家必須自己面對自己的創作,還要與一同展出的藝術家互動,尋找共同的創作意義,這種極度需要信任感的互動,甚至包括在長期的討論後,依然沒有共識的情況下,如何面對一起展出這件事,此外,可看見藝術家們回應的,除對聯展的反思外,也回應了荒原藝術所在的浮洲當地,這可能是藝術家們最後討論出來少數的共通點。

  以吳芊逸的作品<話語的邊界>為例,她將展介寫在牆上,展期間由參展者回復與刪改,也就是說觀眾每次看到的可能都是不一樣的版本,但是修改互動的痕跡會留在牆上,觀眾可以看到的是,話語如何形成的過程;另一件曾美福的<共感浮州經驗>則是透過一位當地便當店老闆,彼此交換衣物,既日常又扮演的共同感受在浮洲的社會經驗。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島港都好男兒的海洋追尋.jpg

  從畫面上來看,圖文相結合的方式宛如插畫,但是細看李俊賢的作品卻不能用插畫來分類,延續多年來圖文互相指涉的作法,李俊賢今年的個展更加精練的將文字與圖像結合在一起,而非插畫般圖像與文字彼此說明的關係。

  10月29日至12月3日,非常廟藝文空間舉辦李俊賢個展「海島/港都好男兒的海洋追尋」,現場展出四十餘張平面作品,包括壓克力繪畫、相紙輸出與複合媒材等.畫面主體多與海邊景物相關,畫面除了景物外,也有多件結合裝飾性強烈的文字。

  提到圖像與文字的關係,除了插畫以外,常讓人想起超現實主義,文字與圖像的關係是彼此互相指涉,而非藉由對方完成敘事,李俊賢的作品中如<消高應>,圖中的文字由圖像的海浪所構成,再加上作品名稱以中文寫出台語"瘋狗浪"的讀音,圖像、文字與作品名稱三者彼此互相指涉,一再的重複。

  其實不管是媽祖、椰子樹或是大船入港,這些重複出現的南國海港景象都是李俊賢這個港都好男兒的私人定義,這些作品甚至可以說是種私人的百科全書,一種徒勞的自我建構,觀眾似乎看到各種關於島嶼的相關觀察,但是卻無法理解背後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相對於當代藝術中承認象徵無可避免,進而藉此操弄、期待觀眾以"體驗"代替理解,李俊賢的繪畫則是相當依靠觀眾"在語言與文化上的理解"來進行理解,畫面的符碼與標題彼此重複的自我表達,彷彿歷經了理解重建象徵的徒勞,但是依然堅持一再重複地觀看與再現,而這樣的重複,試圖建立的是在文化象徵中的爭奪,爭奪全新且私人的詮釋。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181191_925816297550139_6148802048369698073_n.jpg
  當藝術家與流行歌手都以「生活樣貌」為主軸在舉辦展覽時,兩者有何區分?當展覽現場都是生活雜物時,觀眾要如何面對這些與自己家中雜物其實並無不同的展覽?或許我們可以跳脫過去,藝術總是要象徵些甚麼的觀點,而是觀察這些生活雜物被挪用到展覽中時,在生活與象徵的縫隙中,是不是翻轉了什麼,帶來了些許不同的空間?

  10月22日至11月19日,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展出「賈茜茹個展-大勇街25巷。末章 」,共展出十餘件作品,包括互動性的<物品命名計畫>、以身體或痕跡為主的<髮球>、<口紅>或是以生活用品現成物挪用的<衣架>等。

  一樣是生活用品的展出,然而藝術家與偶像歌手不一樣的地方,並不是讓這些物件產生新的美感,畢竟當這些物件只是美感構成時,可能就脫離了物件本身的生活感,例如<日曆>是將一張張日曆中的數字割除,那比隨手撕去日期更花時間,但也只有一些時間,無法取代日常生活中任一日的重量,藝術家沒有要在這裡將作品取代日常物品的象徵功能,她只是在這些功能中挖掘更多,人人可能都有的幽微感受,但卻又剛好是這些幽微,勾引出人心裡那些一閃而過的日常。

  另一方面,<衣架>或許可以從我們生活經驗中想起,衣架常常會糾結在一起,讓人難以使用,當藝術家將這些衣架搭建出某種結構時,重點可能不是美感,而是某種"療癒",這讓傳統現成物挪用手法,更進一步的向前,除了撇除象徵性以外,更在生活經驗中完成了某種小確幸,某種日常的偏執,在藝術裡得以完成。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