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打開-當代2016選》1.jpg

    商業畫廊與前衛藝術常讓人有距離感,耿畫廊旗下的TKG+ 近來邀請「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展出,對畫廊來說也許是擴展可能性,而對觀眾來說,則是多了一個觀看當代藝術的管道,也是另一個認識「打開-當代」的機會。
    5月21日至7月3日,TKG+舉辦《打開-當代2016選》,邀請「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當前九位成員展出,特別的是,這是個沒有主題的展覽,甚至連 「打開-當代」這個團體也不是核心,而是回到每個藝術家自己的創作,這次以成員各自作品為主的展覽,更能讓觀眾直觀的理解「打開-當代」關心的面向。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為一個藝術家團體,2001年成立於板橋,多年來透過藝術家 工作室、讀書會、講堂、展覽策劃與座談會等運作方式,參與理解當代藝術相關的知識脈絡、藝術史、形式與機制等內容。 
《打開-當代2016選》2.jpg

    相對於近年來藝術領域流行的議題展,這次的展出以藝術家各自作品為主,現場看來並非彼此無關,很明顯的幾位藝術家都是以「文化物件」作為起點,相對於過 去傳統藝術中,再現出來的是"象徵",杜象的現成物挪用,打破了藝術中象徵的意義,而文化物件更進一步,當代藝術裡的物件有時是回應文化中既有的文本,現 成物成為語彙被藝術家使用,再現的是語境而非象徵,也因此,這些藝術家所引用的現成物不再是工業產品,甚至是過去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那些再現象徵的作品。
  例如許家維的<巴黎舊巷>,以"劇本"的方式,再現這個尋訪前輩藝術家所繪製、再現地點的過程,在這裡前輩畫家的作品只是文本之一,整個語境可能在於 多少年來藝術家對於巴黎的想像;同樣的,許家禎的作品<常鬱>來看,他以畫家常玉的作品為文本,邀請調香師調製出相對應的味道,這樣讓以不可見的、環繞式 的味道形式來詮釋文本,或許本身就是種隱喻。
圖片提供:TKG+ 官網:http://www.tinakenggallery.com/plus/index.php…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打開-當代2016選
    全站熱搜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