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https://www.facebook.com/bookmarks/pages

目前分類:法羅文創看展覽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回莫村》.jpg

  對台灣的年輕觀眾來說,泰緬邊境的孤軍可能是陌生的議題,對稍有年紀的朋友來說,可能相關的印象就是柏楊所寫的<異域>,或者有些人記得的是劉德華主演的電影版,然而對藝術家來說,這些議題可能都是討論台灣認同的策略與方向。 

       7月30日至9月25日,鳳甲美術館舉辦許家維個展《回莫村》,現場共有兩件錄像作品,分別是<回莫村>與<廢墟情報局>,此外還有兩件裝置作品,分別是<回莫村-國防部1920區光武部隊大陸工作組>與<情報局紀念所>。《回莫村》討論的是1949年後撤退到泰緬邊界的中華民國軍隊,數十年內歷經冷戰架構下,面對多重文化交錯的經驗。

  歷史與認同有其一體兩面之處,藝術家邀請回莫村中擔任過情報員的牧師講述歷史,同時也在當代,由中華民國在美國支持下建立的情報局廢墟上,邀請泰國傳統戲劇演出在地神話,透過這些大歷史與個人見證的對比,對台灣的觀眾來說,或許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連結,尤其是當牧師以濃厚的鄉音說著自己的經驗時,的確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眷村味,然而聽到的卻又是完全不同的後半段故事。

  更重要的是,畫面中藝術家將拍攝紀錄的過程,也都拍攝下來,讓觀眾清楚知道這些都是被"描述"出來的,這才是回應歷史與認同的基礎,也是藝術家所關心的重點,當一切都是被描述出來的,我們要怎麼看待歷史與認同的建構過程呢?

相關網址http://www.hong-gah.org.tw/2189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卡丘皮箱1.jpg

     似乎人人都有行李箱,但用行李箱創作的藝術家就不常見,當許多長輩認為時下年輕人就是愛旅行的小確幸時,年輕藝術 家是如何用行李箱做作品,表達屬於年輕人對旅行的看法?從過去長輩的一支皮箱打天下,當代的行李箱又有哪些不同的可能性呢?   7月23日至8月5日,荒原藝術舉辦《一卡丘皮箱》,由董欣宜、林家禾、林恩崙組成的「一加侖」 第二次展出,所謂的一卡丘皮箱,指的是很厲害的行李箱,也是三位藝術家在本展一開始所設定的規則:「每個人選定一個現成的行李箱,這個行李箱必須要涵蓋從 籌備展覽、佈展、展示、及撤展打包的所有功能,將行李箱作為內外連結的載體。」   展場入口看到的影片,真實呈現藝術家們帶著行李箱來到展場的過程,這不只是個序曲,同時也可能是藝術家的狀態自敘,宛如游牧般的在各個展場中移動,對 一般人來說或許是浪漫的藝術家生涯,對年輕藝術家來說卻可能只是一場旅行,而行李箱中的作品則是藝術生涯的象徵。    林佳禾的<POWER BANK>改裝行李箱內部,加上風扇與行動電源,在公共場合充電後,由行李箱中吹出的是微弱的風,而非任何移動生活所需電器用品,藝術家甚至在行李箱中標 示著,幾分鐘時風扇吹的微風,是由哪個場所提供,虛無飄渺的微風嘲諷的正是整個旅行的重量。   林恩崙的<彼岸>將柏青哥機台完整的放置在行李箱中,以行李箱與機台互文,消費文化與藝術間的關係顯露無遺,董欣宜的<非自在號>收納的不是旅行所 需,運用充滿舊時代感的元素所呈現的風景區模型,再現了整個社會對風景區與旅行的想像,不同的風景區有著相同的元素,旅行可能只是想像的自我重複而已,而 這可能也是對游牧般的藝術生涯的反省。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真筆談.jpg

         攝影作為當代最為民主的藝術文類,是幾乎每個人都有創作經驗的,當然也是最多觀眾與被解讀的文類,而當藝術家以北美館典藏品做為文本,解讀後再進行創作,對觀眾來說,可能是種尋找認同的過程,而超越了傳統的審美經驗。   
      5月28日至10月2日,北美館舉辦《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由館長林平作為總策展人,由三位客座策展人,朱盈樺、郭昭蘭與蕭有志,以「藝術家」、「策展人」與「建築師」三種不同的身分,集結三十位當代創作者回應館藏品;朱盈樺「写真筆談」,邀請八位創作者,以文字書寫的方式,回應十二幅典藏影像作品。   
      在展場入口的小冊子請觀眾一定要拿,因為那是這次展覽的重點之一,由八位創作者以典藏影像為文本所書寫的作品,雖有註明對應的文本,但是卻不見得有直接關係,有的可能是書寫的起點、有的則可能是再度詮釋,甚至如楊雨樵將這些典藏影像藉由書寫從新連結成新的故事。
     展場的第一部分是看似傳統的攝影作品裱框展出,只是在旁有許多文字,另一部分可能比較可以看出策展人企圖,是由木箱模擬傳統大型相機的外型,觀眾可以從鏡頭處向內看,影像則是這些典藏作品逐漸以局部的方式浮現,最後回到完整的圖像。   為甚麼我們可以從這些木箱中的活動影像,看到創作者重新書寫的意義呢?當木箱中的那些典藏影像逐漸從局部浮現到完整,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的是影像"敘事"的可能性,經由時間的介入,那些被決定性瞬間凝結的影像,其中的厚度,或者說各種符碼更被強調出來,而凝結的厚度就被稀釋出敘事的各種方向了。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鹽世代3.jpg

          "銀鹽不死,只是凋零",在數位影像大行其道的今日,回顧銀鹽世代的意義除了懷舊與紀念外,也包括了更多的認識影像的本質,這包括了影像紀錄現實與實現 美感的兩大目的,而百年來在台灣有許多的攝影師曾經投入許多心血,透過《銀鹽世代》該展,讓我們從新認識過去與影像的關係。

   國立台灣美術館於7月2日至11月13日舉辦《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 》,由張照堂、簡永彬擔任策展人,集結橫跨百年,31位台灣攝影家,共254件作品,以銀鹽技法為範圍,展覽規劃「文獻」及「原作」二部分,「文獻」部分 蒐集了1890~1945年間蛋白相片、玻璃乾版片、三色碳墨轉印、寫真帖等珍貴稀有的史料及作品61件。

   從攝影的基本紀錄功能來看,本展以「文獻」的角度呈現許多珍貴的老照片,以技術史的面向讓觀眾一睹百年來各種攝影術的發展,同時也看到百多年來台灣 的發展,百年雖長也不過是三代,或許可以更多理解我們家人在百年前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實境;而在「原作」的角度,百年的長度本身則是個極大的挑戰,銀 鹽的影響是如此廣泛,在選取藝術家的過程中,策展人的判準較難被精確的感知。

   不過強調"原作"在當代還是有其意義,相對於數位化的方便後製,許多銀鹽的年輕玩家誤以為銀鹽就等於不後製,從原作展出來看,觀眾可以看到當初攝影 師是怎麼詮釋自己拍攝的底片,例如展出李鳴鵰的"原始印樣",可以很清楚的看見藝術家拍攝後,在印樣上思考構圖等問題的過程(印樣是底片直曝,可以看到攝 影師在印樣上作構圖的痕跡,然後再格放,這是其中一種最直觀的,另外,還可以看到些照片,在曝光上有局部增減感的痕跡,也是詮釋的部分),而非過度的強 調"決定性的瞬間"。

   銀鹽雖然逐漸凋零,但是魅力依然感染許多創作者持續以此進行探索,本展以百年與銀鹽做為主軸,內容扎實且精彩,值得推薦給對藝術有興趣的觀眾朋友們。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105.7.16.jpg

      美術館有四大功能,典藏、展示、教育與推廣,一般來說觀眾較少接觸的是典藏,一來觀眾接觸典藏展的機會少,二來過去各公立美術館典藏展較缺乏活潑的作法, 去年開始,北美館邀請策展人推動典藏展,讓藏品與當代有了新的互動,而今年新館長延續此一作法,邀請三位策展人推動今年的典藏展,值得關注。

5月28日至10月2日,北美館舉辦《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由三位客座策展人,朱盈樺、郭昭蘭與蕭有志,以「藝術家」、「策展人」與 「建築師」三種不同的身分,集結三十位當代創作者回應館藏品;《對照記》的策展人蕭有志將「典藏品」與「展覽」視為媒介,邀請十七位台灣當代影像創作者選 擇攝影類典藏品,試圖回應社群建構的可能性。

對年輕的觀眾來說,郎靜山可能是知名的攝影大師,但看到作品的機會也許不多,這次展覽中就有幾位當代創作者,選擇以郎靜山的作品來對話,雖說當代影像教育 與郎靜山的美學關係已經不大,但在這些當代創作者與郎靜山作品的對話中,可看到許多關於攝影本質的討論,例如郎靜山利用中國水墨的三遠透視,建構他著名的 集錦攝影,而當代藝術家也以此討論攝影中的空間形式議題。

有趣的是《對照記》以攝影典藏品為主,而攝影可說是大部分觀眾都有經驗的藝術文類,在數位化時代,有機會重新觀看、閱讀這些過去的典藏品,且藉由當代的創 作者,以當代的眼光來對話,讓這些影像不只是過去的典藏品,同時也具備了當代的意義,讓觀眾重新認識,過去這塊土地上的藝術家,曾經有過的努力,這些典藏 品不只是歷史或是典藏品,也是當代的一部分。

圖片提供:北美館

文章標籤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藝術"常常給人一頭霧水的感覺,但是陳依純在尊彩藝術中心舉辦的個展《你夢見電子羊了嗎?第N次毀滅,重新來過》卻相當有趣,有趣吸引人以外, 可閱讀性也相當高,因為藝術家以一本書的概念來設計展覽。   

該展展出至四月三日, 以地球毀滅後外星人前來地球考古,試圖理解地球毀滅的原因,過去類似的作品不是過於直白的強調議題,就是過於內心戲,然而陳依純以書籍的章節架構,從台灣 發生過的氣爆案例,到普世面臨的地球暖化,由小而大的敘事,以藝術家的眼光從新詮釋人類世界自我毀滅的過程。   

講到閱讀與敘事,彷彿這是個文學性很強的展覽,其實看到原作我們會發現,作者除了那知名又難以分類的電繪動畫以外,同時也有著平面繪畫作品,而所謂的 敘事則是除了電繪動畫的作品本身,還在每個作品上有一小段文字,以虛擬的章節內容為架構,幫助觀眾進入藝術家的世界。   

事實上這次展出的大多是陳依純近年來累積的作品,每件作品本身都是來自藝術家對身處世界的觀察,例如<小黑在工廠的一輩子>就是從我們身邊的工人談 起,以常見的黑狗人形化作為工人的象徵,在我們熟悉的街邊小工廠中打怪,但是反覆的世界遠無止境,作品本身有足夠的深度與力度,但是放在展覽的架構中,同 時就連結資本主義的貪婪與世界毀滅的關係。   

閱讀科幻小說大概是這個時代許多人共同的經驗,即便是沒有讀過的朋友也會有看過相關電影,然而陳依純的作品並不是單純地說一個故事,而是藉著一個故事 書的架構,將近年來關心的相關主題串起,宛如各自成立的短篇小說,在作者的巧思下變成一個精彩的長篇,讓觀眾可以更輕易浸淫在藝術作品中。

未命名-2ggd94依純这.jpg

未命名-2ggd94陳依純ㄉ.jpg

法羅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